[中国遂川志愿者网----遂川地区大型公益互动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必须使用中文)
查看: 1214|回复: 1

2009年06月15日吉安晚报对遂川麦田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8 23: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麦田计划”与遂川“麦田守望者”爱的呼应
作者:王珍 来源:吉安晚报 字数:3028
麦田十一小揭牌仪式
拿着麦友送的新校服的二年级小学生
麦友们冒雨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做游戏
李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读课文
雨天路滑李老师背送低年级学生
新教室里的小海龟爱心墙
   核心提示:12日,对于遂川县戴家铺乡马槽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这天,中国“麦田计划”的发起人莫凡和几十名麦友(“麦田计划”会员简称)一起千里迢迢来到这偏远的山村,和师生、家长们一起举行了“麦田第11小学”落成典礼,同时向孩子们赠送了衣服、鞋子、图书和学习用具等物。据了解,“给贫困孩子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份快乐”的“麦田计划”由广东自由画家莫凡于2005年6月在国内发起,旨在帮助贫困山区学校建立图书室,资助失学儿童继续学业,为贫困山区兴建“麦田学校”等。
  
   2008年,受中国“麦田计划”麦友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一支纯民间的助学团队在遂川县成立,这也是中国“麦田计划”在江西省设立的唯一一个机构。
  
   这些志愿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自称“麦田守望者”,守望山区孩子成长的希望。
  
  爱洒乡间 爱育桃李
  
   马槽位于江西第二高峰“南风面”脚下,由于当地地理环境恶劣,目前那里的公路尚未完全修通。马槽小学隔年招生,现在学生分为二年级和四年级,共23人,教师则只有李堂华一人。1978年3月刚高中毕业的李堂华响应号召,当了一名才18元钱一个月的民办教师。从此他就以校为家,爱洒满乡。该乡原叫七岭乡,李堂华的足迹可谓是踏遍整个七岭村,除了阡陌小学不是教学点外,他都是在“一师一校”型的教学点任教,虎背、樜坑、大洞等教学点都离他家有十几公里以上,而现在的马槽小学到他家里足足要走两个小时险峻的山路。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学校里,李堂华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对学生关怀备至,对教学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坚持每周星期天到校、星期五放学后返家。在学校,李堂华每天都必须早早起来烧好一桶开水,匆匆用完早餐后,就要去几个险要路口接学生,上午利用课间煮好饭菜,下午放学后送较远的学生。每逢暴雨和下雪天,李堂华都会一早一晚地接送每一位学生。
  
   开学初,双休日走家串户进行家访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任务。假如有学生没有来上学,就是天色再晚他也要赶到这个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帮助其重返学校。如果发现有学生学费不够的情况,他二话不说就会先给垫上。每到冬天,他还帮会生冻疮的学生和怕冷的低年级学生准备火笼取暖,因此李师母常常抱怨他,没帮家里做农活外,每学期比其他教师还额外要多花费一些钱。不说帮贫困学生付学费和医药费,光每学期要多买四五双解放鞋,每年要多买很多菜,就已经多了笔开支。多年来,李堂华所带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流失,入学率、巩固率均达百分之百,大家亲切地称他“李校长”。
  
   为了教好孩子,李堂华事事以身作则,为了让孩子们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他就常常帮助别人。住在学校正对面的村民古洪福特别感谢他,说有李老师在学校,秋收时他们即使晒了很多东西也不怕,照样上山做事,因为李老师曾多次主动在突然下雨时帮他们把晒场上的稻谷、红薯之类的东西收回家中。
  
   每当有人问李堂华为什么可以一个人在深山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他总是笑着说,习惯了。曾经有一次,李堂华考虑到家里年老多病的双亲需要人照顾,就申请到离家稍近一点的学校任教,当时中心小学的校长答应了,但是不知是哪位家长知道了这个消息,暑期开教师聘任会时17个家长来到学校,恳求李校长不要走,并找到中心小学校长,要求不要把他们的好校长李堂华调走。他们说今年正月李校长的右脚生了一个大疮,一拐一拐地走了一个学期才好,却没有耽误过一节课,这样的好校长到哪里去找哇!结果家长的真诚挽留又一次使李校长奔波于马槽的山路。
  
  爱心走访 收获感动
  
   2008年5月1日,遂川“麦田计划”麦友们和中国“麦田计划”上海分社的麦友们走访了马槽小学。学校仅有一栋年久失修的砖瓦结构的土木房子的学校,包括教师宿舍、学校厨房、公共厕所等一起,整个学校面积不足60平方米,而且墙体已经多处出现裂缝已属于危房了。
  
   面对对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的李堂华老师,面对渴望求知的山区的孩子们,麦友们被感动了,他们决心向社会发起倡议,为马槽小学建一间新的教室,改善师生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很快,全国各地的热心人士纷纷献出爱心,今年3月,马槽小学新的教室在麦友们的奔波努力下终于开始动工了。交通不发达再加上恶劣的地理环境,让新教室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一定要让马槽小学的师生尽快搬进新教室的信念支撑着全体麦友们,不可能用车将建材运进大山,他们就请工人将水泥一包一包地抬进去,沙石一担一担地挑进去,遇到人手不够的时候,麦友们就亲自上阵肩挑手提,6月,“麦田十一小”终于落成。
  
   一位网名叫“009”的遂川麦友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几乎不用做家事,但是却在这里做了很久的苦力,尽管辛苦却很有意义,尤其是孩子们围着你又唱又跳的时候,所有的苦累都会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温馨,而作为一名麦友他感到很自豪,因为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无数麦友聚在一起,就能发挥无限的力量。“009”说,2008年遂川“麦田计划”成立之初,只有一名网名叫“蚂蚁”的网友在QQ好友之间游走,募集资金,捐给山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现在这个队伍已经壮大到有200多人了,经常开展一些助学公益活动,至目前为止,他们共计引进资助款项10多万元,确定发放资助款40余人,已经建立3所麦田计划小学图书室、1所麦田计划社区图书室,成功帮助两名小学生进行治疗,新建的马槽小学也是在遂川麦友爱心走访中被发现,最终才能够得到中国“麦田计划”资助。
  
   网名叫“夏日香气”的麦友说,自己曾经认为遂川的麦友经常跑到大山里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并不是真正地去帮助他人实现梦想,但一次她随同麦友们一起前往黄坑乡走访贫困学生,当场就被遂川“麦田计划”麦友们坚持不懈的爱心走访所感动,她明白了,麦友奉献爱心并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吃饱没事找事消遣。回家后,她立即登上了遂川县志愿者网站,更加深入地了解遂川麦友们所做的事情,当即就加入了志愿者行列,成为了一名麦友。
  
  爱聚马槽 播种希望
  
   6月12日早上7时30分,天气十分阴冷,身着“麦田计划”橘黄色T恤的遂川麦友们正在遂川县城商贸城小游园里等候他们远方的朋友,来自上海、广州、浙江等地的麦友。“来了”随着一句欣喜的喊叫声,大家看到了贴着中国麦田计划“第11小学”竣工典礼接送车标志的车队。满怀激动的心情,各地的麦友们往戴家铺乡七岭村的马槽小学驶去。崎岖的山路、淅沥沥的雨水让外地的麦友们感到驾车的艰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大家终于看见了群山环绕中的马槽小学。由于只有一条弯曲陡峭的山路通往学校,麦友们只得抱着带来的捐赠物品,冒着大雨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小心地挪动着。在路上不时有眼眶湿润的学生家长给麦友送伞,他们操着含有浓厚乡音的普通话不停地对着麦友说,辛苦你们了,太谢谢你们了。马槽小学越来越近了,从小学传出来的音乐声也越来越清晰,前两天就已经来到这里布置竣工典礼的几名遂川麦友正通过话筒为远道而来的兄弟姐妹们指路。到了,终于到了,十多位小学生在路口排成一队,拍着手掌欢迎这些来自远方的好心人。
  
   11时许,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和老师还有麦友们坐在一起,参加麦田十一小竣工典礼。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奏响,典礼正式开始。8名小学生来到资助人面前给他们认真地系上了一条红领巾,端端正正地献上了一个少先队队礼。随后,中国“麦田计划”发起人莫凡先生带着所有人一起,激情满怀地唱响了麦田之歌《小小的梦想》……在礼炮声中,麦田第十一小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学生和麦友们一起在空地上做起来互动游戏,欢笑声回荡着整个山谷。
   记者王珍文/图



报道链接:
http://szb.jgsdaily.com:9999/epaper/jawb/html/2009/06/15/01/01_38.htm

http://szb.jgsdaily.com:9999/epaper/jawb/html/2009/06/15/06/06_24.htm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8 - 2025 http://www.jxsczyz.com

遂川志愿者网已经安全运行

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如发现有侵权行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
合作交流QQ:103222168(蚂蚁搬家) 37698433(枫仔)
论坛 QQ交流群:136077016 认证志愿者QQ交流群:246131418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遂川志愿者协会 ( 赣ICP备15006737号-1 )

GMT+8, 2025-5-6 12:39 , Processed in 0.05815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