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革命老区助学走访记(三) 布鲁猫 31日依然下着雨,气温比昨天更低,我们来到了禾源镇,因为周六孩子们没有上学,今天全部是家访。因为分布太散,所以我们兵分两路,两队人马同时走访。第一家是冯氏两兄弟,父亲多年前摔成智障,母亲也有点弱智,之前两夫妻有出去打工,现在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就回家照顾孩子了,家里靠低保收入生活。房子年久失修,墙体都裂开了,屋外堆满了红砖准备重建,但是没有能力去盖房,只能先这样放着。两个小男孩长得聪明可爱,去的时候正在外面玩,也是光着脚丫穿着拖鞋。我建议其母亲种些东西,可以贴补家用,但是其絮絮叨叨的样子我不知道她有没听明白。在无奈声中给了结对款和文具衣物等又去下一家的走访。 在路上,带队的沙漠告诉我,下面走访的孩子有点自闭,志愿者曾经和她说三小时,没开口说过一句话。去她家的路沆沆洼洼,石子路铺到离她家不到一里的地方就没了,全是泥泞的田间小路,一踩就一裤腿泥,走到路的尽头,是一座红砖的毛胚房,三面透风,屋里比屋外还冷。大厅里放着四筐谷子,据说是自己家种的,是一家四口全年的粮食了。父亲是位身材瘦小,又老实巴交的农夫,为了照顾家人没有外出打工,只是做些农活,母亲据说有精神分裂症,不过我去时看着还好,至少可以交流。家里还有个看上去不是很灵光的哥哥,据说打工也没有人要他。全家就靠低保生活。 她家人叫出了小冯,七年级,挺漂亮的女孩子,但是没有一点笑容,满脸愁容,皱着眉,额头和下巴长满了痘痘。志愿者们和她说话,也没有一声回应,和木头无异,毫无表情。我看了她家的环境,家徒四壁,唯一的卧室里只有一张床,额,实际上不能称之为床,就是两张长凳上面放着几块木板,上面铺着一张薄毯。窗户上没有玻璃,就用一块破布挡着当窗帘,风还是无情地从破布洞里吹进来。这是走了那么多家庭看到的房子最破最穷的一户家庭了。我立刻脑补,这一家人晚上怎么睡觉?抱团取暖么?那床不会塌么?换了是我,我也笑不出来啊。我只能轻拥着女孩,对她说,好好念书,你是家里的希望,未来会好起来的,有什么需要告诉我,我会帮你。我们把带来的衣服给她穿上,也给她妈妈几件衣服,妈妈很开心,问我们多少钱?我哑然,看来是有点问题,她以为我们是来卖衣服的么?女孩依然不说话,但在我们道别时她朝我笑了,露出两个酒窝。大家说这是第一次看到她笑。 心情有点低落,我们还是要继续前行,山路蜿蜒,九曲十八弯,两侧已经是一片白云环绕,人仿佛在仙境中,因为下雨,路过的地方有泥石流甚至塌方,遂川志愿者们的车技都是一流的,在此赞一个,我们平安地到达山顶一户人家。眼前的景象让我想到一首诗“白云深处有人家”,云雾里住着一家四口,一位坚强的80后母亲,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三个都还在读书的孩子,独自一人照顾,生活的艰难把她熬得看上去象50多岁的人。这是我走访到现在看到最干净整洁的一户人家了,家里一切井井有条,我深深地敬佩她,比起前两天走访的那些家庭改嫁抛弃孩子的妈妈们,这位母亲太难能可贵了。我们去的时候,三位孩子正在帮母亲剥茶油籽,孩子的妈妈介绍说自己种了一些茶油籽,每年只能榨出100来斤油,卖了就是这一年所有的收入了,因为路途遥远,也不方便出外打工,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照顾,因为田地和精力有限,只能种这么多,维持家里的基本开支。难得是三个孩子都很乖,成绩也都很优秀。因为上报资助的只有最小的一个男孩子,我临时又决定再增加资助一个老二,以减轻这位母亲的负担。 下午走访的这户人家,原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父亲是做装修的,所以把家做得非常漂亮,远看跟幢别墅一样。但就是在装修房子时,父亲从楼上摔下来导致瘫痪,从此这家人失去了经济支柱。母亲要照顾上学的孩子和瘫痪的父亲,不能工作,全家靠低保收入来生活。我们去他家时父亲在大厅里坐着,腿上铺着毯子。据说不愿意一直在床上躺着,要坐在门口看着外面的天空。和他交谈没有反应,但是突然却痛哭起来。也许是他还不能接受自己瘫痪的事实吧。孩子长得面白唇红的,不象之前的那些营养不良的孩子,在一旁看电视看得挺欢,小小年纪可能还不知道接下来要面临什么情况吧。我突然想到如果他们之前有买保险就好了,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